DC Film School

SEARCH
前製 / 編劇 / 導演

《地下狂熱趴》拍出叛逆的青春歲月,黑白攝影再現九零年代

DCFS編輯部

2019/08/30

《地下狂熱趴》改編自同名舞台劇,由金獎導演Steven Soderbergh(史蒂芬索德柏)執行製作,《黑鏡》第一季第三集《你的完整歷史》導演Brian Welsh執導,講述1994年的兩名蘇格蘭青少年,在政府限制節拍音樂(Beat Music)播放之際,決定違抗家庭與社會,一起闖入非法的狂歡派對之中。

談起兩人的相識,Welsh解釋,自從Soderbergh看過《黑鏡》之後,他們就開始計畫合作,卻遲遲沒有找到適合的開發項目,直到他提出本片企劃,並說明自己亟欲拍攝的想法後,對方才回復:「嗯,你必須去做這件事。」

「他總是能夠針對每一個版本的剪接點,給出非常精準、細微,又直接的建議。」Welsh表示,本片除了有Soderbergh的加持之外,他也與原作編劇Kieran Hurley融合自身成長經驗,挖掘90年代的蘇格蘭社會氛圍,而畫面、演員和配樂的相輔相成,更描繪出這一場叛逆的青春躁動。

訴說荒唐的美好時光,黑白影像再現青春回憶

「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人們知道,
關於創造力、趣味性和不服從的可能之所在。」
——《地下狂熱趴》導演 Brian Welsh

起初,導演Brian Welsh想要籌拍一部關於「銳舞文化」(Rave Culture)的電影,卻一直苦無題材,直到2012年他觀看單人表演《Beats》之後,立刻受到啟發與吸引,並迅速跟該劇的劇作家Kieran Hurley達成合作約定,Welsh表示:「這齣劇不但音樂充滿能量,而且還反映出我的成長經歷。」

此後,兩人耗費5年時間改編劇本,並從生活周遭的朋友尋找靈感,塑造電影裡的多位人物性格,Hurley強調:「理論上,這是一個透過音樂發現自我的故事,所以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背景。但在保守勢力盤踞、個人主義興起的1990年代,年輕族群正準備宣示他們都有著相同的需求。」

選擇黑白攝影的原因

「這是一種古老、鮮明的影像質感,它可以讓你更專注在人物身上。」導演Brian Welsh表示,在電影開拍後的第二天,由於考量到資金籌措、情感呈現等因素,他決定參考《鬥魚》、《恨》等經典電影,以黑白影像捕捉這些青春往事:「我很喜歡這部片看起像是一段記憶,它就像是從剪貼簿裡抽取出來的重要章節。」

最困難的一場戲

片尾的狂歡派對,是Welsh自認最難拍的一場戲。通常,一般劇組不會在現場播放音樂,而是讓臨演們假裝跳舞,以便錄製主角們的對白,但為了捕捉真正的騷動氣氛,Welsh不但在現場大聲播放音樂,還令攝影機跟隨兩位主角,一起穿梭在1500人的派對之中,真實拍攝狂歡情景,直到後期才補錄兩人對白。

 延伸閱讀《沒有煙硝的愛情》以濃烈黑白攝影,描繪跨越歷史的淒美愛戀

戲裡戲外都是好哥兒們,體驗真正的銳舞派對

「這部電影對男子氣概的內涵有著非常多的思索,
它打破了我們對脆弱、關心、情緒與忠貞的想法,
並宣稱那些不同,都是我們的長處而非缺陷。」
——《地下狂熱趴》演員 Lorn Macdonald

本片的演員Lorn Macdonald(飾Spanner),以及Cristian Ortega(飾Johnno),在劇中是兩名性格迥異,但皆喜愛節拍音樂的患難之交;然而,現實生活中的兩人不僅同樣是多年好友,他們能夠一起參演本片的原因,更是因為Macdonald向導演親自舉薦Ortega的關係。

原本Macdonald想要試鏡Johnno一角,但導演看完他的自我介紹影片後,反而讓他飾演粗獷外向的Spanner,才讓Ortega有機會加入劇組。有趣的是,雖然主角被設定為15歲,但兩位演員其實都出生於90年代初,可謂逆齡演出,Ortega解釋:「如果演員真的才15歲,可能將無法體會那些沒有手機的日子。」

揣摩青春的狂歡生活

「你必須有一些相似的經驗,才能演出電影裡的狀態。」Macdonald表示,除了參考電影《男孩我最壞》的演出之外,他和Ortega回到格拉斯哥市(蘇格蘭最大城市),走訪當地的夜店、俱樂部等地,重拾年輕歲月的放蕩與宿醉,不過兩人都強調,這些行程全是確認導演的要求後才安排而成。

拍攝片尾的狂歡派對時,由於導演刻意遠離兩人,且現場臨演沒有任何熟識,使他們得以完全投入在現場氣氛,幾乎忘記是在拍電影,Ortega解釋了當時的情境:「周遭的人們一邊跳舞,一邊不斷跟我們碰撞,並且說著各種瘋狂的話語,讓我們真的能接收到他們所帶來的能量。」

 延伸閱讀《初戀潛水艇》復刻新浪潮美學,重溫青春歲月的魔幻時刻

討論挑選上千首配樂,刻劃90年代的叛逆氣息

「對於那些只是要享受美好時光的人們來說,
法律的介入當然很荒謬。」
——《地下狂熱趴》音樂總監 Keith McIvor

深耕於蘇格蘭地下音樂圈的音樂總監Keith McIvor(別號JD Twitch),平時就會在格拉斯哥市的俱樂部出沒,而他不但曾親身經歷過90年代的音樂禁令,也有在狂歡派對裡客串現場DJ一角,McIvor說:「我們希望能重現當時的氛圍。如果有一個完整的派對會場,而且有群眾和主持人,那就太好了。」

為了塑造故事氛圍,McIvor與導演達成共識,決定將音樂的情緒感染力視為首要,歷史準確度則視為其次,接著混音製作出上千首歌曲,並來回討論近2年之久,才終於創作出如今電影裡的配樂:「雖然有些音樂不是我的選擇,但我跟導演之間確實進行過熱烈、友善的爭論。」

 延伸閱讀播下不滅的樂音種子——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傳奇

「我們希望這部電影不僅是在討論銳舞文化的派對活動,
更是在觀察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。」
——《地下狂熱趴》編劇 Kieran Hurley

憑藉劇組的熱情活力,《地下狂熱趴》不僅真實重現90年代的氛圍,更流露出對於過往青春的緬懷情感,令人陶醉其中,而編劇Kieran Hurley在看到自己的舞台劇,成功改編成電影之後,也欣慰地表示:「要將友誼和銳舞文化結合並非易事,尤其還要穿插這麼多曲子,但劇組真的把一切都完美調和。」

文字:邱昶維|來源:vice, film.list, djbroadcast, djmag, scotsman, anothermanmag, timeout, thequietus, bfi, screendaily, dazeddigital, wonderlandmagazine, theskinny|圖片來源:imdb, empireronline, vice, letterboxd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