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作為一名逐格動畫師,你會對時間非常敏感,清晰地意識到每個動作的堆疊。」
——《星際大戰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特效大師Phil Tippet
Phil Tippett投身視覺特效40餘年,從逐格動畫(Stop Motion)起家,跨足動格動畫(Go Motion)、電腦成像(CGI);曾六度入圍,並以《星際大戰六部曲:絕地大反攻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,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殊榮。
面對科技與時代的變化,Phil Tippett不斷地革新創作方式,持續參與多部好萊塢大片,成就許多劃時代的作品;但他同時也在工作室一隅,耗費25年時光,手工打造屬於自己的逐格動畫《Mad God》。
本文將分享視覺特效大師Phil Tippett,在影視創作的道路上,是如何捏塑沿途的每個轉折、探尋視覺藝術的變與不變。
受前輩大師Ray Harryhausen啟蒙,踏上視覺特效之路
「當我還小的時候,Ray Harryhausen是我心目中的英雄。」
——《星際大戰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特效大師Phil Tippet
1958年,時年7歲的Phil Tippett,在戲院裡觀賞了特效先驅Ray Harryhausen,用逐格動畫製作的《辛巴達七航妖島》,並深深為之著迷。
「我坐在黑暗中,被眼前的魔法給迷住了。」Phil Tippet被特效帶來的奇幻感受給觸動,亦從此萌生對怪獸和恐龍的喜愛;他甚至買來一台8毫米相機,開始在臥室裡埋頭搗弄黏土,拍攝陽春的逐格動畫。
「我的父母非常擔心,認為我過度沉迷其中,還為此諮詢了心理醫生。」直到Phil Tippet在雜誌《電影世界的著名怪物(Famous Monsters of Filmland)》裡,看到一篇關於Ray Harryhausen的報導,他才真正地認識了特效工作,並將其視為一生的志業。
《星際大戰》初試啼聲,為續作創造經典反派人物
「Phil是名真正的藝術家,他擁有不可思議的才華,能即刻為各種奇幻生物增添生命。」
——盧卡斯影業總裁Kathleen Kennedy
從加州大學取得美術學位以後,Phil Tippet來到洛杉磯,開展他的職業生涯。1975年,和George Lucas首度合作《星際大戰四部曲:曙光乍現》,成為他人生中的重要轉捩點。
起初,Phil Tippet和工作夥伴只是臨時受命,為電影裡的酒吧場景重新設計、趕製一批外星人面具;而當George Lucas希望在電影中,新加入一款全息棋遊戲時,Phil Tippet便主動提議,以逐格動畫的手法為其實現。
「參與星際大戰,對我來說就像是奇蹟一樣。」在後續兩部星戰電影中,Phil Tippet不僅作為動畫部門的主導,開發出革新的動格動畫技術,於曝光期間輕移模型製造動態模糊,大幅改善了動畫的流暢度;他更憑藉《星際大戰六部曲:絕地大反攻》,以惡棍賈霸和各色怪獸的精彩設計,收穫了第一座奧斯卡獎。
《侏羅紀公園》引發巨變,被CG恐龍滅絕的逐格動畫師
「我非常確信,一名優秀的動畫師必定也是演員。」
——《星際大戰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特效大師Phil Tippet
1991年,正在籌拍《侏羅紀公園》的Steven Spielberg,邀請了Phill Tippet負責片中的恐龍動畫鏡頭——這對恐龍迷Phil Tippet來說,無疑是個令人興奮的項目。「我對爬蟲類的行為做了許多研究,我能感受到角色應該是什麼樣子、角色想要做些什麼。」Phil Tippet說。
可Phil Tippet萬萬沒有料到,《侏羅紀公園》卻幾乎造成他的末日。這部電影原本打算以機械模型、逐格動畫等傳統手法製作,但當ILM第一次將CG恐龍呈現在眾人眼前,那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,使得原先的拍攝計畫徹底翻盤。
「《侏羅紀公園》一手斷送了逐格動畫的未來,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。我覺得我要失業了,彷彿我所有的技能都將變得毫無價值。」Phill Tippet甚至因此大病一場,在床上躺了整整兩週。
以恐龍顧問之姿再奪奧斯卡
「我當時太過情緒化,根本沒心思多想,但Steven明白我才是真正有料的人。」Steven Spielberg非常清楚,電腦工程師或許掌握了CG技術,但他們對於恐龍一無所知。
「動作的細節是真實性的基礎。」Phil Tippet轉而擔任《侏羅紀公園》的恐龍顧問(Dinosaur Supervisor),以他多年研究恐龍的豐富知識,指導CG團隊進行特效製作;他使用了一個裝有傳感器的微型恐龍骨架,把恐龍的行為、步態逐幀分解,將具體形象轉換為代碼輸入電腦。
這個創新的模型輸入設備,不僅成為逐格動畫跨越至CG技術的重要轉折,《侏羅紀公園》中栩栩如生的恐龍特效,也讓Phill Tippet贏得了第二座奧斯卡。
《侏羅紀公園》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,改變了整個特效產業的走向;Phil Tippet的工作室也緊隨時代潮流,走向數位轉型。成功轉型後的Tippet工作室,繼續製作了許多為人熟知的特效作品,如《星艦戰將》、《地獄怪客》、《哈利波特:死神的聖物II》等等。
耗時25年打造逐格動畫《Mad God》,藉手作撫平內心焦慮
「我們的痛苦往往源於自身,你弄不懂你所使用的工具,但你還是努力實現目標。」
——《星際大戰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特效大師Phil Tippet
從事影視特效工作以來,Phil Tippet就患上了憂鬱和焦慮症。「但我很晚才發現這一點。我一直都靠著製作東西來安撫情緒,那就像是我的解藥,創作《Mad God》對我來說也是如此。」
《Mad God》是Phil Tippet自1990年開始,手工打造的一系列逐格動畫,至2017年已經推出了第三部;故事背景是一個反烏托邦的地下世界,其中充斥著各種詭異的生物。「這個故事沒有什麼敘事邏輯可言,它更多是在傳達一種氛圍和感受。」
儘管親手製造物件的時代已經過去,但Phil Tippet仍對此抱有深厚感情、將之視為心靈的綠洲。「用電腦製作動畫,每件事的發展都是刻意為之的。但當你運用實物進行創作,這些物件會對你說話;時時傾聽它們的心意,你就會發現之前沒有想過的東西。」
回顧40多年來,漫長又跌宕起伏的創作生涯,Phil Tippet指著貼在牆上的標語說道:「『激情並非來自狂喜,而是源於你的耐心;它並非是愉悅,而是一種堅持;passion和patience同樣源自拉丁字根pati,它並不意味著感情洋溢,它意味著忍受』——創作便是這麼回事。」
推薦相關閱讀:
怪物創造機!進入金獎導演Guillermo del Toro的恐怖之家「Bleak House」
文字:蔡念栩 | 來源: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, WIRED, VICE, KICKSTARTER | 圖片來源:SFGATE, Time Out, Gwen C. Katz, 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, geektyra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