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攝影 / 剪輯 / 音效

《噤界》全片對白少於一百句——「無聲」電影的赤裸殺機

DCFS編輯部

2018/04/13

《噤界》是由美國演員約翰卡拉辛斯基(John Krasinski)自編、自導、自演的恐怖驚悚片。本片於今年三月的SXSW(西南偏南)電影節首映,獲得相當高的評價。其特殊的劇情題材,還有引人入勝的聲音設計,讓許多媒體讚賞《噤界》是今年目前為止,最備受矚目的恐怖驚悚片。

劇情背景設定在未來的地球,因為外星生物大規模入侵,導致多數人類滅亡,而這些外星生物雖然看不見,卻擁有敏銳聽覺,人類只要一發出聲音,便會招致殺身之禍。故事聚焦在倖存的一家五口,為了保住性命,過著安靜無聲,只用美國手語(ASLAmerican Sign Language)溝通的生活。因此,「保持安靜」成為了貫穿全片的主軸和重點。

(本文涉及劇透,請慎入)

此時無聲勝有聲——讓人身歷其境的聲音設計

「我們希望聲音,能幫助觀眾沈浸在劇情中,去感受可能發生,

或彷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情節。」

——聲音設計總監Ethan Van der Ryn

無聲作為《噤界》的一大原則,全片對白不超過九十句,許多觀眾可能會認為,製作過程必定比一般電影輕鬆許多,但兩位聲音設計總監Erik AadahlEthan Van der Ryn卻完全不這麼認為。

「我們明白,創造一個安靜的世界是很大的挑戰。」Aadahl解釋,「其實,這比做出整部充斥著聲音的電影還難。感覺很赤裸,因為一切都要精準到位。」

建構每位角色的「聲音觀點」

聲音觀點(Sonic Perspective)是指讓觀眾能聽見角色在影片中聽到的聲音,《噤界》劇組又稱之為聲封(暫譯,Sonic Envelop)。有了聲音觀點,我們便能跟著片中角色身歷其境,讓人更加融入劇情。

比較特別的是,AadahlVan der Ryn必須在劇情一開始,就建立起女兒Regan的聲音觀點。因為她是聾啞人士,需要用「聲音觀點」的手法,來突顯這位小女孩的不同之處。

原本兩位總監打算在Regan的鏡頭,使用暫時音效(Temp Music Score)表現Regan的聲音觀點,也就是粗剪毛片時,只使用一般的音效素材帶過。但為了清楚表現Regan聽不見的特質,最後改在特寫時,加入Regan戴上人工電子耳的低頻嗡嗡聲,而拿掉電子耳後,她的聲音觀點便是完全寂靜無聲。

用恰當的聲音設計,增加戲劇張力

《噤界》開頭展現了荒蕪人煙的街景,直接點出本片的故事背景。聲音設計AadahlVan der Ryn為了建構出聲音等於致命的概念,著墨於許多小細節。環繞整個荒涼環境的,僅有踩在沙子上的腳步聲和輕微的碰觸聲。

Aadahl也解釋了聲音運用的原則,「我們知道『保持安靜』這個概念極其重要,所以只有在特寫鏡頭,而非遠景鏡頭時,能夠聽到這些聲響。」

有時候,畫面甚至要居於聲音之下,由關鍵的聲音元素,引領畫面的順序。「我們要清楚呈現,怪物的聲音觀點給觀眾。」像是片中母親Evelyn使用計時器引開怪物的注意,鏡頭就得拍到怪物巨大又敏銳的耳朵,再來才是發出聲音的計時器。

聲音素材和電影配樂的製作

「聲音對敘事來說十分重要,我們要讓每個節奏都對拍。

適時增加音樂也可以助長電影氛圍。」

——聲音設計總監Ethan Van der Ryn

善用擬音,並取得「新鮮」音樂材料

《噤界》中,有許多細小、細微的聲響,都是多倫多擬音公司Foley One負責製作的。像是一家人在家中相聚時,衣服布料的摩擦聲,還有外星怪物爪子接觸木地板的聲音,都由擬音完成。

聲音製作團隊表示,他們喜歡使用「新鮮」的聲音素材。聲音設計師Brandon Jones提到,《噤界》中小嬰兒的聲音來源,其實九成都是他直接錄製侄子的聲音而來的,「當時我侄子才兩個月大,我花了整個週末跟著他錄音,很幸運地,他是個愛吵鬧的小寶寶,所以我得到了嬰兒咳嗽、啼哭、咿咿呀呀的聲音。」

電影配樂與音效的默契配合

導演Krasinski參考了Peter Gabriel翻唱David BowieHeroes》這首歌,提供給配樂作曲家Marco Beltrami,建立《噤界》配樂的曲調風格和音樂氛圍。

Beltrami所製作的配樂,多半是純樂器演奏。他為影片中的一家人,寫出一首旋律性的主題曲,主要利用鋼琴黑鍵彈奏四分之一音,也就是半音再半音。而外星生物的曲子《Labor Intensive》,音頻相對之下低了許多,並使用脈搏般跳動、富有攻擊性的節拍,中間雖然聽似有電子樂音,其實是由黃銅、管樂器等錄製而成的。

A Quiet Family

Labor Intensive

最重要的是,音效部門與作曲家Beltrami兩方緊密合作,不時觀摩彼此的作品,才能讓兩者完美融合,把電影視覺饗宴提升到更高的境界。

給獨立影片製作者的建議

「聲音同時是《噤界》的DNA、一線生機、危險邊緣和死亡。」

——聲音設計總監Erik Aadahl

留心捕捉聲音,熟悉音效軟體

音樂設計師Brandon Jones曾參與許多低能本製作影片,他提到自己從剛入門到現在,都還會使用Zoom H1手持數位錄音筆,這款錄音器材價格親民,也容易隨身攜帶使用,只要外出聽到特別的聲音素材,便能馬上收集,供日後使用。

Van der Ryn也提到音效處理軟體Pro Tools,這是一款同時適合初學者和專業音效師的工具。Jones表明自己經常使用Pro Tools,如果人們想更深入音效工作產業的話,熟悉該軟體是必要的。

大膽規劃,放手去做

Jones鼓勵有想法的人,務必要把理念付諸實現,「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嘗試。一些你認為可行的手法,真正採用並放入影片時,也許完全行不通,也不是你要的效果。」

現在的科技發達,軟硬體也比早期進步許多,讓專業性技能變得容易上手。就連智慧型手機也能用於錄音,聲音錄製完畢後,打開筆電,就能用軟體快速進行編輯,Van der Ryn認為最重要的,就是勇於去做。

「這是聲音設計師的夢想!」——導演John Krasinski

《噤界》的獨特題材,還有玩轉聲音的高超手法,讓觀眾無不深陷在末世恐懼中。雖然全片需要保持靜默,但對聲音設計師來說,卻是另類大考驗,不但要精確抓出各種動作音效,也要運用恰當,才能順利推動劇情,並使角色情緒更濃厚。

 

推薦閱讀:

音樂飛車狂想曲——《玩命再劫》高超的剪接與混音技巧

聲音設計——除了看電影,我們也聽電影

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運用配樂及音效,打造史詩級戰爭巨作

 

文字:王姵蓁 來源:The Hollywood Reporter, Popcorn Talk, Inverse, Indiewire, Hollywood Reporter, Variety 圖片:The Verge, IMDb, Screenrant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