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前製 / 編劇 / 導演

改變國家的演員——「印度良心」阿米爾罕堅守品質創動人故事

DCFS編輯部

2019/06/13

談及印度電影,你一定對這些作品不陌生:如《三個傻瓜》、《來自星星的傻瓜PK》、《我與我的冠軍女兒》等,上述知名電影皆由阿米爾罕(Aamir Khan)主演。身兼演員、導演或製片的他,致力於透過電影批判印度社會現狀,更勇於揭露貧窮、性侵等敏感議題,製作電視節目《真相訪談》,讓印度陋習攤在陽光下,使世界關注印度人權問題。

本文將分享阿米爾罕的創作理念,並以他首部執導的作品《心中的小星星》為例,探討其幕後製作過程,深入瞭解他如何將電影結合社會議題,改變寶來塢的戲劇與藝術風格,更使觀眾將其視為優良電影保證。同時,也介紹製作深度談論節目《真相訪談》時的立意宗旨,敢於突破現有框架的阿米爾罕,更被外媒定位為「印度的良心」。

身兼演員、導演的雙重壓力——從《心中的小星星》談導戲方式

「當我進入這個產業,我是個孤獨遊俠,試圖製作我所相信的電影。

我一直逆流而上,如今潮流已經改變。」

——《心中的小星星》導演 阿米爾罕

導演與演員的工作準備

《心中的小星星》是阿米爾罕首部執導的作品,他同時也是這部片的導演、製片與演員,因此肩負更多的責任與壓力。作為演員,為了呈現真實的演出,他必須在活化台詞上做準備,使其更貼近角色;而作為導演,相較於演員,他必須更早來到現場,確認攝影、聲音到燈光,一切都準備就緒,並與演員溝通每一幕戲的細節。

同時身兼製片的阿米爾罕表示:「我必須在拍攝當天結束後的晚上,才能規劃第二天的行程。」儘管身擔龐大的責任,但他並不因此鬆懈,而是更加嚴謹地堅守品質,這也是他對每件作品的態度,他曾說:「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確保作品的品質,我想做出好的作品,也傾注心力於這件事上。」

「一旦你開始拍攝面對鏡頭,你就不會看到其他演員,所以你必須自己判斷,其他演員也是。」他說明,他必須始終保持精力與警惕,致力將精彩劇本呈現在大螢幕上。

讓孩子們真情流露演出

「我很在意孩子們是否在拍攝鏡頭前放心演出。」阿米爾罕表示,他認為他在現場最大的挑戰,就是打破僵局。他透過講笑話的方式,與小朋友們關係更加親近,他更笑稱自己成了他們的孩子王。

達席爾薩法瑞(Darsheel Safary)扮演患有閱讀障礙的兒童,他真誠且自然流露的演技,讓這部片更加真實與動人。談及表演過程,薩法瑞表示他曾在哭泣時遇到麻煩,阿米爾罕和他一起花了一段時間,告訴他哭泣的技巧,而他的表現也讓阿米爾罕讚揚:「你知道這種技巧並不容易理解嗎?很多著名的演員都無法學會表演的方法。」

阿米爾罕舉例,當人們受傷時,不是因為感覺疼痛而表現疼痛,更有層次的表演應為:「我受傷了,卻不表現出來,但我的行為會讓觀眾理解它。」他補充:「通常人類的行為不會如實表現感覺。」

另外,《心中的小星星》剪輯師迪帕巴蒂亞(Deepa Bhatia),更仔細篩選畫面,追求孩子們誠實而自然的演出,不容許將任何一點虛假色彩剪入電影:「這部電影拍了超過1000個鏡頭,需要花較多時間精挑細選畫面。」

► 延伸閱讀:那些貫徹自我風格的導演——昆汀塔倫提諾、羅貝托貝里尼、中島哲也

嘗試不同社會議題——如何以電影娛樂形式說故事

「我必須確保無論我做什麼,即使我有消息要傳遞,也必須以非常有趣的方式完成。」

——《三個傻瓜》《來自星星的傻瓜PK》導演 Raju Hirani

《三個傻瓜》導演拉庫馬希拉尼(Raju Hirani)的座右銘「電影就是娛樂」,認為電影必須是真實而有趣的:「我告訴我的演員不要刻意搞笑,只要表現得真實,觀眾就會因為這個傢伙陷入了一個有趣的境地而笑。」

這點與阿米爾罕的想法不謀而合,這也是他在電影製作選擇上考量的因素之一,但是他更希望把他所見的動人故事傳遞出去,阿米爾罕表示:「最艱難的事情,就是讓主流觀眾看到不同的東西。」他曾聲明,無論他所做的事情,在其他人眼裡有多麽荒誕奇怪,但這些電影的成功,都表明了觀眾擁有更大的接受程度。

傳統印度電影發揚國際

「我記得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李小龍在印度非常受歡迎,我認為他是富有創造力的人,能真正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。」阿米爾罕從小在李小龍的電影耳濡目染下,體會到創意的影視製作人才,會真正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聚集在一起,讓大眾體驗其他的國家和文化,他發現:「人類在世界各地都非常相似,他們有著同樣的感受、同樣的夢想和同樣的鬥爭。」

阿米爾罕選擇製作他所相信的電影,並對影像品質嚴格把關,如今寶萊塢電影也不再如從前以追求娛樂為主,更多的從業人員漸漸願意做不一樣的嘗試。從阿米爾罕過往的作品中,他常選擇一些具有社會議題的電影,比如《心中的小星星》、《三個傻瓜》中提及孩子的教育面相;《來自星星的傻瓜PK》大膽挑戰宗教議題;《隱藏的大明星》、《我與我的冠軍女兒》則提倡了女性自主意識等等,都揭露出印度社會的深層問題。

► 延伸閱讀:Coldplay樂團〈Up & Up〉合成超現實場景,拼貼藝術反映世界面貌

做其他人不去做的事——深度談論節目《真相訪談》揭印度陋習

「基本上,我只做了我想做的事,它表明人們已做好改變準備,印度願意做出改變。」

—— 阿米爾罕

即使擁戴一切的阿米爾罕,仍不過養尊處優的日子,反而走入印度民間,揭開那些讓人垂憐的故事。他製作《真相訪談》,透過節目直述印度社會黑暗面,包含種姓制度、女性墮胎、巨額嫁妝等,他的道德勇氣,也讓一些州政府開始採取強而有力政治行動。

「在這個節目中,我們試圖將核心新聞,以及我過去經歷培養的溝通技巧結合在一起。」他們透過廣播電台與網站搜集信息,以新聞方式對每個主題進行徹底研究;此外,要與十萬人民溝通,必須確保言論內容是人民可以消費與理解的,他強調要以有趣、堅定誠實的方式和觀眾交談:「這就是我一生中都在做的事情。我一直在告訴你故事,這是一個我必須得說的故事,而且是事實。」

「『事實』這個詞並沒有讓人失望。」阿米爾罕提及,他以從業經歷中所學到的能力,竭盡所能將新聞與故事連結:「我盡我最大的力量,告訴大家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,以我過往累積的影像製作經歷與溝通能力,將故事傳達給社會大眾。」

「做任何人都不相信的事情,我很興奮,

但我也對我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害怕,然而這絕不會阻止我傾盡全力,

做我所選擇的事情,不管在人們眼裡多麼奇怪與荒謬。」—— 阿米爾罕

► 延伸閱讀:《我想有個家》手持攝影深入兒童視角,關注黎巴嫩貧困街頭

文字:林君樺 | 來源:rediff, timesofindia, southchinamorningpost, sciencedirect, reuters | 圖片:animentalhealth, hdnicewallpapers, gujaratheadline, imdb, wowonews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