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捍衛任務2:殺神回歸》(John Wick: Chapter 2)又是在推出第一集《捍衛任務》之後,因為反應太好而推出的系列續作,延續第一集的打鬥精神,第二集更請來拍攝過《沉默之丘》、《腥紅山莊》、《水底情深》等作品的攝影指導Dan Laustsen來為續作掌鏡,這次精彩的打鬥場面更受好評。
開場的機車追逐戲,出動電動搖臂車拍攝(Russian Arm camera car),導演Chad Stahelski 在現場都被驚險的畫面嚇出冷汗:「機車快要撞到攝影機了!機車真的要撞到攝影機了!」
《捍衛任務2:殺神回歸》開場追逐片段:
歷時整整一年的「鏡射之房」與「艾雪樓梯」
導演Chad Stahelski表示,雖然Christopher Nola創造了寫實燈光打鬥的電影,在黑暗裡打鬥,很過癮;但他想要試試不一樣的東西,他在動作片裡把光找回來,甚至有更多的想法想玩玩看,像是在都是鏡子裡的房間打鬥。Stahelski跟其他攝影指導談過這個想法,攝影指導Dan Laustsen是第一個毫不猶豫就回他說:「這聽起來很棒啊,說不定還可以加上顏色,甚至投影牆也可以試試看。」接著Chad Stahelski跟Dan Laustsen以及劇組團隊還陸續跑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了展覽,藝術指導甚至提議參考錯覺大師艾雪的作品,打造艾雪樓梯(Escher staircase)。
其實全片能在實景拍攝的場景,他們都拍了,甚至是羅馬的千年古跡,也是實景拍攝,但鏡射之房,就必須從零開始搭建,因為這是導演跟團隊聯合發想而出的場景。導演Stahelski說,這是他無數的白髮,以及整整經過6個月的前製期,以及6個月的後製期所換來的成果。
全片採用Master Anamorphics鏡頭拍攝
在拍攝《捍衛任務》的時候,其實用了很多變形鏡頭(anamorphic lenses),曜光很難控制,但是室內的場景如果用正常鏡頭(spherical lenses),又很難拍攝,所以還是決定統一用Master Anamorphics變形鏡頭拍攝。
攝影指導Laustsen平常習慣讓光圈維持在T2.8到T4之間,但這次拍攝的動作片段,有許多高速鏡頭的需要,如果光圈越大,能到達的速度也越快,這次甚至在羅馬的幾場戲,用到T1.9的光圈鏡頭。
Master Anamorphics的鏡頭品質很好,導演Stahelski想要曜光效果,還必須靠其他方式達成。最後團隊想出在攝影機ALEXA XT裡面加裝濾鏡,可以在日景跟夜景有不同的效果,甚至也能結合ND濾鏡。
Dan Laustsen分享激烈打鬥背後的攝影秘訣
1. 把攝影機拿好
「不要讓攝影機晃得太誇張。」是攝影指導Dan Laustsen的第一秘訣,很基本,也是Laustsen的親身領悟。觀眾常常無法跟上動作,是因為不夠清楚畫面裡到底發生什麼事情。所以Laustsen希望把攝影機穩穩拿好,將震動與晃動降到最低,讓觀眾能夠清楚看到演員的動作表演。
鏡頭晃動是一種表達方式,但想讓觀眾享受精心設計的武打橋段,Laustsen建議可以試試,讓你的攝影機冷靜下來。
2. 廣角拍攝
Laustsen的攝影原則,都是如何讓觀眾更參與其中,讓他們可以把所有段落與動作都看清楚。所以,除了穩定攝影機外,他的另外一個想法是,使用廣角拍攝。廣角畫面,也可以讓觀眾清楚看到,演員們都是玩真的,真人上陣。
廣角拍攝並不是攝影指導單方面的決定就好,畫面越廣,需要準備的細節也越多,所以在前製時期便開始準備。「尤其這部電影裡,設計許多跌落樓梯的片段,穩定攝影機身,加上廣角拍攝,你從畫面就可以感受到演員身上的每個瘀青,因為你清楚地看到演員們跌下樓梯的每一步。」
3. 讓你的攝影機說故事
構圖、顏色以及燈光,是除了廣角以及穩定機身之外,幫著攝影機說故事的其他方式。「攝影機就是你的畫筆,儘管大膽作畫吧。」
在這次的《捍衛任務2:殺神回歸》裡面,看到大量的色彩及燈光,場景甚至也特地拉到加拿大的蒙特婁市,在充滿光影藝術的街上取景。這並不只是想要製造搶眼鏡頭而已,主要是利用背景的LED藍色tone調,來隱喻主角重歸殺手人生的無奈抉擇。
4. 把前製做好、做滿很重要
一段精彩的武打動作,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討論、練習以及彩排,而你想要把動作拍的漂亮且精準,攝影操作員、特技演員以及主角當然就要培養一定的默契,而且要確保所有人都很安全。Laustsen說劇組花了許多時間在彩排,甚至讓攝影機找出,進出打鬥的最好時間點。
其實最主要,是每一個角色在鏡頭中的移動,是不是經過充分的練習跟協調;攝影機只顧著角度很好,但干擾到演員動作,也沒有用;演員們打得賣力,打得精彩,攝影機無法捕捉到,也沒有用。
儘管網友評論,男主角Keanu Reeve的動作表演有退步之虞,但Keanu Reeve的敬業精神,的確帶領導演跟劇組,把電影玩得更極致、更放肆,成功打造這次的系列續作。
《捍衛任務2:殺神回歸》精彩預告:
文字:梁均婕 | 來源:pond5, arri, slashfilm, filmmakermagazine, moviewe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