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攝影 / 剪輯 / 音效

經典電影《教父》——傳奇電影背後的攝影傳奇

DCFS編輯部

2017/11/08

1972年的《教父》(The Godfather)以義大利黑手黨為題材,根據馬里奧・普佐Mario Puzo)的同名小說改編,法蘭西斯・柯波拉(Francis Coppola)執導,縱使上映至今已然數十年,《教父》在許多人心中依然是個傳奇,不但在IMDb TOP 250名列第二,更是樹立了日後黑幫電影的典範,被譽為美國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。

除了經典場景與細膩的人物描寫外,《教父》獨特的拍攝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,攝影大師戈登・威利斯(Gordon Willis)雖已離世,但他透過鏡頭所呈現的畫面語言,無疑是對電影界投入新的震撼彈,其技術也值得後人探討學習。 

暗黑王子戈登・威利斯——不符合常規的攝影大師

攝影指導戈登・威利斯以擅長使用陰影和曝光不足的拍攝手法而聞名,被稱為「The Prince Of Darkness」,著名作品有《教父》三部曲、《曼哈頓》、《安妮霍爾》等,並於2009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,被譽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攝影師。

美國攝影協會的主席理查・克魯德(Richard Crud)表示:「戈登・威利斯的去世對攝影界是巨大的損失,他是曾經改變過電影藝術的人。在《教父》和《教父2》之前,沒有人能用那樣的方式呈現一部電影,是他改變了人們看電影的視角。」

明暗對比勾勒畫面結構——與眾不同的打燈方式

「電影是由對比所構成的,太多的黑暗或光線都無法說出這個故事。」

——戈登・威利斯《教父》攝影指導

戈登善於運用大量陰影來塑造鏡頭,從《教父》鮮明的明暗對比中可以察覺,人物的眼睛幾乎陷在黑暗之中,這在當時受到許多業界人士的質疑,但他認為這樣更能表現出邪惡、充滿陰謀的感覺,與光明良善做明顯區分。

為了配合馬龍・白蘭度的化妝,以及讓他的年齡看起來更逼真,戈登採用「頂光」的方式,勾勒出陰暗的人物輪廓,讓觀眾看不清楚他的表情與容貌,但為避免演員的臉看起來過於漆黑,房間內也設置了幾盞壁燈,或是運用百葉窗和檯燈,成為輔助頂光的光源,讓畫面保有細節。

頂光的設計

片中的頂光是由戈登自製的「Chicken Coop」燈具創造出來的,他使用Bay light燈具,有時會加上mushroom燈泡,並在周圍加遮光裙,避免光反射到牆面上,如今用更輕便的Kino Flo就能達到這個效果。

頂光的靈感來自於白蘭度試鏡的時候,起初製片商不太願意讓白蘭度演教父,所以安排了試鏡。當時的化妝將紙巾塞入白蘭度的口腔中,頭髮抹油又黏了假鬍子,考量畫面的真實感,而選擇從頭頂上照明。戈登表示:「有時候,你並不想真的知道角色在想什麼。」他認為整部電影這麼拍或許會更好,增添人物的神秘感與懸疑氛圍。

婚禮那場戲的視覺對比

畫面緊接著切到明亮的婚禮現場,與昏暗的室內場景形成強烈對比。在婚禮那場戲中,柯波想呈現二戰前家庭電影的感覺,類似有點過曝的外景。以往外景為了製造出白色日光,都會使用偏藍的燈,但戈登使用了鎢絲燈,刻意創造溫暖的橘色調畫面。

獨特視覺魅力——開場的長鏡頭變焦

「數位是記錄影像的另一種方式,但它不會取代思維。」

——戈登・威利斯《教父》攝影指導

在拍攝《教父》時,戈登希望鏡頭風格以簡樸為主,刻意避免那時候流行的變焦鏡頭或空拍鏡頭,這樣做不僅可以使電影別具時代風格,也可以透過一組畫面呈現人物關係,因此柯波拉和戈登有一條不變焦原則,但開場鏡頭是例外。

在電影一開始,包納薩拉向教父請求委託的鏡頭中,使用了連續變焦攝影鏡頭,這個變焦拉出的鏡頭十分緩慢,他們用電腦控制鏡頭變焦的速度,過程近3分鐘,從包納薩拉的特寫逐漸zoom out變成教父的過肩鏡頭,故意讓教父先以背影示人,增加畫面懸念。 

《教父》的開場鏡頭

過肩鏡頭的定義

過肩鏡頭(Over The Shoulder Shot)是隔著人物肩膀,朝另一個人物拍攝的鏡頭,能有效建立角色的權力關係,是電影中常見的鏡頭之一。反之,當人物處於單人時(無過肩拍攝),這樣的角色通常被認為在這個話題中處於強勢狀態,觀眾會更關注他的情感表現。

《教父》選用的攝影器材

戈登使用Mitchell Reflex攝影機拍攝,在《教父》1,2集中雖然不是選用特別好的鏡頭,其中包括Baltar鏡頭,但在這些特定的電影中,他喜歡那種鏡頭帶來的感覺。

戈登認為鏡頭拍攝的所有東西,看上去都要符合人眼視線,他通常會將光圈開到最大,營造淺景深的效果,較常使用40mm鏡頭和75mm鏡頭,幾乎都是以視平線為拍攝基準。

幕後揭秘——導演與攝影師間的緊張關係

柯波拉常常抱怨戈登是個脾氣暴躁的人,但同時又承認他是一名天才。

一開始《教父》的拍攝並不順利,片商派拉蒙希望可以快速且小成本地完成這部片,但過程中遇到種種問題,如財務危機、選角上的意見不合等等,導演柯波拉表示他當時處在隨時可能會被換掉的壓力下,但他還是堅持他的決定,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。

柯波拉與戈登也經常發生衝突,戈登堅持應該在演員們的身上做標記,才能在黑暗拍攝中找到他們,否則容易失焦,柯波拉則認為不該為了迎合攝影師的要求而束縛演員,在時間緊迫的巨大壓力下,兩人的情緒一觸即發。

除此之外,老教父被射殺時的高角度鏡頭,也引起兩人的爭執。戈登喜歡如同人眼視線般,較為純粹的拍法,使影片在視覺上有連貫性,但柯波拉想由上往下拍出橘子散落一地的畫面。戈登曾明確表示他不想用那個角度拍攝,但到了剪輯室後,柯波拉心想:「戈登肯定會恨我,不過我還是要用這個鏡頭。」

圖爲老教父被槍擊的高角度鏡頭:

「戈登・威利斯被認為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傢伙。」伍迪・艾倫回憶說「但是我喜歡和他一起工作,因為我每天都從戈登身上學到一些關於電影製作的新東西。」

《教父》上映至今已逢45週年,即使時間久遠,地位仍屹立不搖,它的攝影方式更是值得我們探討,無論是成功營造詭譎氣氛的頂光拍攝,還是以緩慢長鏡頭移動交代角色間的互動關係,攝影大師戈登・威利斯開創性的鏡頭美學令人印象深刻,這些精心設計的視覺畫面都深植觀眾心中,成就《教父》永恆的經典形象。

 

戈登・威利斯如何運用陰影塑造出《教父》

 

延伸閱讀  你可能會喜歡:

電影導演的筆記寫什麼——黑澤明、柯波拉、戴托羅

 

文章:劉家寧  來源:SBS , ASC , indiewire , nofilmschool ,《攝影師之路》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