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LKS:楊川宏 | PICTURE:楊川宏 攝影作品 | EDITOR:梁均婕
攝影棚內陳設吧台很少見,川宏的攝影棚就有。在巷內大樓的攝影棚內,川宏保留了一個空間設置小型吧台,並且把燈源預設好不同狀態。他示範性地切換開關,偌大的攝影棚,氛圍便立刻轉換,他笑著說,晚上就可以變成酒吧,還不錯吧。
「TALKS專欄」是影製所DC FILM SCHOOL新企劃,我們邀請到商業平面攝影界的專業攝影師楊川宏老師,與我們做「TALKS」系列特輯合作。
「我會做攝影,可能是從小就喜歡發呆跟觀察;
後來,我確實發現,光影真的是讓我很著迷的事情。」
光影這件事情,在肖像攝影上面,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就像是電影裡的燈光與攝影之於角色,川宏在拍攝前期會對人物做功課、做創意發想。他發現吳興國老師的五官很有個性,於是採用「頂光」的方式,來捕捉吳興國老師立體的個性與容貌,也充分展現氣勢與特質,和吳興國老師一起完成一組有質感但又有「味道」的作品。
肖像攝影的最後成果,來自關係平衡的結果
川宏是怎麼與吳興國老師相處,並拍攝出雙方都滿意的作品?川宏認為攝影技術只是必備,但是「感性的觀察」與「倆方互動」,才是最關鍵的細節。
以其它時尚雜誌平面商業攝影的流程來說,通常是一整條專業流程:專業攝影師、造型師、梳化師、模特兒……一起合作完成的畫面。但,如果是肖像攝影,有時會遇到,被攝者其實並不熟悉攝影流程與步驟。
以川宏來說,近年合作對象,常是企業主老闆,或是某個領域領導者,或是專業人士。攝影流程對他們雙方來說,與其說是引導與被引導,不如說是「追求平衡關係」的過程。川宏補充,面對專業人士,更要拿出專業態度面對客戶,才能降低心房,贏得信任。
捕捉表演老師吳興國不同於舞台的一面
以吳興國老師為例,川宏如提案所展示,帶著專業燈具與攝影器材來到劇場,預計在吳興國老師覺得熟悉的環境中,試圖捕捉老師舞台上、下的不同容貌。但在一步一步專業流程的引導之下,吳興國老師最後卸下心防,展現不同於京劇或是現代舞蹈的肢體身段,主動玩起搖滾舞步。
細節的規劃與控制,就是專業的展現
前製期的創意展現
在擬定拍攝人物之後,川宏會細心搜集人物資料、新聞資訊、甚至是過往的報導,來幫助他理解這個人物的形象與性格。氛圍也很重要,創意發想出來的氛圍,決定了最後的場景,也會影響人物表現的態度。
決定場景以後,光線、時程、妝髮、服裝、被攝者的喜好,也都要掌握到,營造專業但安心的環境。被攝者的安心來自於,他們的擔憂,都被細心且專業地對待。
按下快門的那一刻
川宏說,所有的準備,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,才算開始,而非結束。整個攝影過程,就像廚師做菜一樣,一定要細心觀察食材的變化,隨時觀察、掌握,就能做出擁有自己味道(風格)的料理。
而細節的掌握,除了是專業的態度,也是川宏展現專業的「方法」之一。讓被攝者知道,自己的所有細節都被仔細在乎、關注、整理:現場的光源有沒有需要再調整?妝髮的細節是否都完整到位?服裝的衣領、袖口或是皺褶,是否要再微調?
第一張照片按下快門之後,讓被攝者觀賞參與,理解並接受自己在畫面上的樣子,通常就會願意給予攝影師,更多的「自己」。這也是川宏喜歡用腳架拍攝的原因,他可以在聊天、談話、動作之中,隨意按下快門,捕捉自然的一刻。
技術與規格不是限制,擁抱更多可能
讓對方感到「舒服」,似乎也是川宏的一種技能。這裡的舒服,指的是川宏手上的攝影機並不是武器,要征服你,要你投降於鏡頭之下,任人擺佈;舒服就是,讓你沒有察覺攝影機正對著你,你想笑不想笑都可以,甚至一起互拍也可以。
川宏回憶,一次,日本攝影師米原康正來台灣,川宏本來已經準備好攝影機與燈材,準備前往飯店拍攝米原康正,但是他突然想到,既然要拍攝善用拍立得的米原康正攝影師,何不使用傻瓜相機呢?
他立刻準備了數台便利商店販賣的閃光底片傻瓜相機在身上,前往飯店拍攝。在專業照片之餘,果然傻瓜相機的效果也很好,可能比他架燈架攝影機的效果還好。不熟悉彼此語言的雙方,攝影師與被攝者交流的語言,就是他們手上的傻瓜相機。
「挑片」與「不修」才是最困難的事情
川宏說,整個後期流程,「挑片」比「修圖」還要困難,因為你必須要有眼光選出「好」的、「喜歡」的作品,但你也必須要有自由的思維,從「不喜歡」的作品找出原因,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自由。
他不鼓勵花太多時間進修修圖技術,他說:「如果你一張圖一直修修修,修到最後,你只會看到你自己。」這個想法似乎帶有禪意,但川宏只是認為每個人的美醜判斷都非常主觀,你想從他人修去的特點,通常也是想要從自己身上去除的部分,所以最後的成品,每一張都像是「自己」。
所以有時川宏的作品並不大修圖,想呈現原始的攝影樣貌,這種態度似乎很像是堅持使用自然光源的電影攝影師,希望把自己眼睛看到的世界,如實呈現給觀眾。
「其實閃燈也是有很多秘密可以講。」
談話過程當中,他已經又開啟了另外一道題目:「等一下,光影我還想再講。」川宏拿出棚內收藏的閃燈,開始介紹常用的閃燈與不同閃燈的特性……。(下輯待續)
更多推薦閱讀:
DC TALKS專欄|楊川宏——從燈管開始淺談,平面攝影中的閃燈秘密
DC TALKS專欄|楊川宏——透過不同的介質轉換,呈現光質間的「灰色地帶」
DC TALKS專欄|楊川宏——攝影師的反骨精神,關係於「腦內革命」的成果
閱讀完還意猶未盡?來親身學習更多影像製作技巧吧!
看完這些幕後分享文章後,你有更加瞭解製作流程嗎?影製所也推出「幕後做的事」系列課程,近期「邁向導演之路」工作坊已開放報名,由橫跨多元創作領域的導演 蘇三毛 擔任講師,帶領學員親身體驗導演的工作環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