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前製 / 編劇 / 導演

《宿怨》導演懼作——《仲夏魘》色彩繽紛的戰慄童話

DCFS編輯部

2019/07/12

導演Ari Aster的處女作《宿怨》,在去年上映時獲得廣大好評,被視為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。今年,他的全新作品《仲夏魘》,將一改《宿怨》幽暗氛圍,以明亮清新的北歐色調,刻劃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恐怖民間習俗,再次將觀眾拉入深層的精神恐懼之中。

《仲夏魘》講述一對年輕的美國情侶前往瑞典參加仲夏節,卻在看似與世獨立、風光明媚的小鎮,逐漸陷入恐怖詭異的慶典儀式。本文將以《仲夏魘》的繽紛明亮色調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民族風格特色,逐一解析導演、攝影及配樂,如何營造既美麗又恐怖的氛圍。

扭曲悚然的童話故事——導演的創作理念

「比起死亡與犧牲,我更在意邁向滅亡的過程,

我希望這個過程會有新事物或新的呈現方法。」

——《仲夏魘》導演 Ari Aster

最初,製作人帶著一個故事概念找上導演Ari Aster,打算製作一部關於美國遊客前往瑞典,在仲夏節遇害的恐怖民間故事。正值戀情告終的Aster,於是思考能否將分手故事融合到這部電影,才創作出現在的《仲夏魘》,他表示:「我一直視這部電影為一種分手電影。」他也補充,與其將本片定位在恐怖類型,他更想視之為童話故事。

《仲夏魘》的色彩定調明亮、繽紛,劇中的村落Harga,即是參考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民族風格,打造如北歐式的童話仙境。 Aster表示:「我想讓村莊的呈現更加豐富,令它擁有深厚傳統與悠久歷史,進而增添更多細節。同時,村莊是為了主角 Dani 而存在,是因應 Dani 的自我意識而形成這部電影。」

復刻《宿怨》的恐懼體驗

無論是令人作嘔的畫面,或夢魘般的獵奇情節,導演Ari Aster都在《宿怨》或《仲夏魘》裡,試圖讓觀眾感同身受角色情感,他認為:「怪誕的設計會讓人覺得有趣。」而思考角色在電影中發生的事件,更使他著迷:「角色們如何迎向結局,和這過程中該有什麼樣的感覺,是最讓我興奮的事。雖然這很主觀,但我希望它成為一種情感的宣洩。」

為了讓觀眾投入劇情,Aster解釋:「我想讓觀影者,與電影中角色有一樣的感受。」並以《宿怨》舉例,他是如何思考讓觀眾更貼近角色心境:「劇中這些人覺得自己被詛咒了,因為可怕的事情發生了,這就是他們的感受。那麼,被詛咒的感覺是什麼呢?」

► 延伸閱讀:打造「另類」恐怖電影——《宿怨》獨創驚駭的視覺美學

明亮盛夏的詭譎慶典——攝影指導的拍攝考驗

「我們每天都處在曝光邊緣,這非常恐怖。不過,對此害怕是件好事,

你會不斷做『希望這行得通』的嘗試。」

——《仲夏魘》攝影指導 Pawel Pogorzelski

考量到實景自然光的拍攝考驗,攝影指導Pawel Pogorzelski為了尋求最適合的陽光拍攝時段,在前製期就讓攝影團隊從日出拍到日落,調查不同的拍攝地點與光線變化,接著再與燈光師進行攝影機實拍測試。

Pogorzelski說明:「我們測試了35mm 底片、Alexa LF Panavision’s Millennium DXL2s,以過曝實拍。」最終,在過曝情況下,由於DXL2 成像更為豐富,讓Pogorzelski決定以此作為主要拍攝設備。

此外,Pogorzelski也選用高感光元件的大片幅系列鏡頭Artiste,以提高畫面整體亮度,他解釋:「Artiste鏡頭可以極輕微地提高暗部亮度,且當陽光直曬白色服裝時,人們看起來散發一點光暈。這正是我們追求的質感,像一種童話、魔幻的形象。」

Pogorzelski強調:「我們會預先測試大型燈光的升降起重機及燈架位置,因為在拍攝時,不可能花時間移動這些設備。」他接著解釋:「我們需要這些大型設備產生負補光(用黑布吸收光線)或反射光。」

另外,劇組還有準備一台18K的大型起重機吊燈,若白天的特寫鏡頭拍不完,就可以在晚上用這台機器打光:「我們用318K起重機吊燈打亮前景與背景,讓特寫鏡頭看起來仍像白天。」

選用攝影鏡頭的巧思

隨著場景改變、角色心境的轉折,攝影師 Pawel Pogorzelski 也設計許多巧思在其中:「在第一幕,當角色們在美國,還沒來到村莊 Harga 時,我們用 35mm 鏡頭拍攝畫質 5K 畫面,而當他們第一次來到 Harga 時,藉著拉遠變焦(Zoom out)拍攝整個村落,我們改以 70mm 大片幅鏡頭,讓畫面更寬廣一點。」

藉著大片幅鏡頭能讓焦點變得更加柔和的特點,Pogorzelski說明:「我們可以拍到美麗的遠景,但又不致於讓人事物看起來非常遙遠。」

而隨著劇情發展至後段,他表示:「性愛場景後,主角從椅子上醒來,他周遭的東西開始變得更生動了,美術設計變得更豐富、更多采多姿。」因此,在後期調色時,團隊透過將高光調與中間調各降低一點亮度,使畫面更加柔和,提高顏色豐富度。

仿早期電影特藝三色技術

特藝三色技術(three-strip Technicolor),是早期彩色電影的突破性技術,也是當今我們所認知的三原色「紅、綠、藍」成像技術的源頭。

攝影指導 Pawel Pogorzelski 以早期電影的特藝三色技術作為參考,試圖重現此顏色質感,並添加更多光澤,他說明:「特藝三色技術電影,其綠色雖然豐富,但少了一點光澤感。它有一點柔和的感覺,所以我想再用偏光鏡,使環境的綠與皮膚不僅多一點光澤,也多一些柔和質感。」

查找表 LutLook up table)是將每個像素色彩資訊記錄下來,做成索引庫,並供不同影像輸出成不同的色彩成像。Pogorzelski 為了仿造特藝三色技術質感的顏色,特地請調色師創建 Lut 與實拍測試,並不斷修改 Lut,才找到最接近理想狀態的豐富色彩。

「當你在權衡前衛與寫實顏色時,和調色師一起工作非常重要。」Pogorzelski 表示,在調整顏色的過程,同時要確保皮膚、白色服裝等顯色正確,而 Lut 也會影響美術佈景顏色應用,他提及:「有些顏色受到了影響,比如佈景的黃色必須多一點紅色,否則看起來會不像黃色。另外,紅色也需大量抽掉,藍色也需要降低一點,唯有調整繪製建築物的方式,才能呈現我們想要的畫面。」

► 延伸閱讀:電影大師教你搭配顏色,大衛芬奇、魏斯安德森的色彩機密

怪誕驚悚的民族配樂——配樂師的靈感來源

「最重要的是,這個奇妙的地方(Harga),我們想要一起創造出來。

我們不希望觀眾覺得,片中村民們是剛學會這些民族歌曲,

而是感受到這是融入他們世代文化的樂曲。」

——《仲夏魘》配樂師 Haxan Cloak

配樂師Haxan Cloak(又名Bobby Krlic)和導演都同意,《仲夏魘》像是一部扭曲的童話。Cloak表示:「我聽了很多迪士尼原創音樂,老式美國國會唱片,比如美國歌手Frank Sinatra,試圖從傳統管弦樂汲取靈感,讓他們變得毛骨悚然。」他也參考許多 3040 年代樂團:「《仲夏魘》確實改變了我創作電影原聲帶的方式。」

為了更貼近北歐民族樂曲,Cloak 對古北歐、斯堪地納維亞,及冰島音樂與樂器,做了大量的研究,他解釋:「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想深入與真實呈現當地樂曲。」

Cloak認為,即使是恐怖的音樂,其中也有優美的旋律:「有時音樂更像是回應你的疑問,深入傾聽,某些東西可能就不是最初看到的表面想法。」因此,Cloak創作的恐怖音樂,不一定是為了讓人感到不舒服,他解釋:「我認為黑暗中也存有美麗和喜劇。」

「作為一名觀眾,我很喜歡驚訝的感受,而且深深被怪誕的事所吸引。」

——《仲夏魘》導演 Ari Aster

導演Ari Aster一口氣在兩年半的時間,順利完成《宿怨》和《仲夏魘》兩部電影。儘管檔期交疊,但《宿怨》仍得到不錯的反響,而今年《仲夏魘》的上映,也讓影迷引頸期盼。雖然Aster才剛結束這些辛苦的工作,但他不打算停歇,正考慮製作國內大型情境劇或荒誕黑暗喜劇,繼續專注研究腳本各種呈現方式。

► 延伸閱讀:《我們》以服裝打造全新駭人形象,剪接、配樂深化驚悚氛圍

文字:林君樺|來源:slashfilm, vuture, Gizmodo, indiewire, thequietus, little white lies|圖片:imdb, refinery29, forbe, gizmodo, vuture, indiewire, bloody-disgusting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