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攝影 / 剪輯 / 音效

精雕「虛擬」人工智能——《人造意識》鬼斧神工的特效與攝影

DCFS編輯部

2018/07/13

導演Alex Garland曾是《28天毀滅倒數》、《太陽浩劫》等科幻大作的編劇,在2015年首次執導電影《人造意識》,探討人工智能的倫理議題,劇情佈滿哲理、科技與人性的辯證。他與攝影及特效團隊合作,打造乾淨、極簡的影像風格,開拓新一代科幻經典。

片中的特效團隊包含「Double Negative」工作室,曾為Christopher Nolan的《全面啟動》、《星際效應》等片效力,也受《哈利波特》、漫威系列等電影青睞。在《人造意識》中,更是創造出兼具美麗與科技感的人工智能「Ava」,讓電影拿下奧斯卡「最佳視覺效果」獎,成為該獎項1998 年以來,製作成本最低的得主。

巧奪天工的智能機器人——更具「人味」的視覺特效設計

「做得少,效果更好,我們一直謹記著這點。」
——Double Negative視覺特效總監 Andrew Whitehurst

《人造意識》講述神秘企業發明家Nathan,邀請公司工程師Caleb至其別墅,檢驗人工智能機器人「Ava」,測試她是否具備人類的意識與情感。編導Alex Garland形容本片時空,正發生於「現在的10分鐘後」,因此電影視覺需具備科幻感,同時奠基於真實。

機器人Ava作為電影核心,其設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分別交由概念設計師 Jock 和Simon Gustafsson設計草圖,再由Double Negative、Milk VFX兩家視覺特效公司進行打造。Double Negative負責Ava的平面視覺、CG軀幹與動作後製;Milk VFX則設計出Ava精密、細緻的機器人大腦。

符合人體工學的機器人

「我為自己和設計Ava的人設定一個準則:我們不能參考其他機器人的形貌。」Double Negative的視覺特效總監Andrew Whitehurst表示,他們參考輕型飛機、F1賽車等精密機械,並研究人體構造進行設計。相較許多科幻片過於天馬行空的想像,團隊基於現行的工業技術,以及合理的人體工學,創造獨一無二的機器人Ava。

Double Negative團隊根據概念設計師的平面草圖,經電腦繪圖軟體,轉化為3D模型。他們參考人類骨骼架構,將關節簡化得更為「機械化」,而後再加入近似人類的肌肉和線條,維持合理的重量分佈,盡可能刪除過於花俏、多餘的設計。他說:「我們努力讓Ava有合理的機械構造,也具有女性的美感,讓觀眾不得不相信,人類會因此愛上她。」

拍攝時,飾演Ava的演員Alicia Vikander僅身穿灰色網格裝,觀眾所看見Ava身上的機械結構,多半為後製特效。但團隊仍利用3D列印技術,製造出機器頭殼、手臂、軀幹等部位,用於發明家Nathan的實驗室場景中。

營造匍匐前進的恐懼感——低調緩慢的運鏡手法

「我有目的得移動攝影機,讓觀眾產生質疑,究竟哪個角色深陷騙局之中。」
——《人造意識》攝影指導Rob Hardy

導演Alex Garland與攝影指導Rob Hardy經測試後,選擇以Sony CineAlta F65攝影機,搭配Cooke Xtal Express 變形鏡頭拍攝,追求高質感4K畫質之餘,也能表現別墅外山林的壯闊,與別墅內肅穆緊繃的氛圍。拍攝時,僅有少量手持鏡頭,改運用Sony同系列的PMW-F55攝影機,呈現更具情感的影像,如Caleb透過監視器監看Ava更衣時的片段。

全片多以低調、緩慢的運鏡手法,定調其冷冽且沉穩的影像風格。Rob Hardy表示,他希望攝影機運動幾乎「不被察覺」,以第三者旁觀的方式接近角色,營造驚悚故事氛圍:「我們藉此給予一種匍匐、蔓延的恐懼感。」

「人性化」的照光手法

全片幾乎皆在全然封閉的別墅拍攝(實景為挪威的Juvet Landscape Hotel),無法使用大型燈具,因此劇組改以實用燈光照明(如生活中的日光燈管、燈泡等)。但Rob Hardy為不讓光線過於尖銳、直接,他改以在場景裝設高達15,000顆的鎢絲燈,取代科幻片慣用的鮮明白光。他說:「我想藉此探索,一種更為溫暖自然、且人性化的打光手法。」

Rob Hardy與燈光師Lee Walters,讓光線反射在別墅內的玻璃、牆框與縫隙間,製造空間幽閉孤立的氣息。例如:拍攝囚禁於玻璃間的Ava時,Rob Hardy在攝影機旁設置細長型的鎢絲燈管,透過燈光與玻璃反射,映照在Ava與Caleb間,反映角色隱微的孤獨感。

片中使用的燈光,皆可由調光器做明暗變化。Rob Hardy透漏,在每次工程師Caleb針對Ava檢驗的「圖靈測試」,照光方式都有些微改變,隨著劇情變得更加詭異險惡,光線也逐漸從明亮轉為黑暗。


不使用綠幕的特效攝影——尊重演員對戲間的自然度

「如果我作為總監,不能給視效團隊最好的素材,也就難以期望從中獲得優秀的成品。」
——Double Negative視覺特效總監Andrew Whitehurst

該片共高達800顆鏡頭需特效後製,其中接近一半、約350顆為機器人Ava的鏡頭。但劇組不搭建特效電影常用的綠幕佈景,也不讓飾演Ava的演員Alicia Vikander穿上「綠衣」,方便團隊後製。

特效總監Andrew Whitehurst解釋:「這部電影是以人物間的對話做為基礎。」因此,必須得讓Alicia Vikander與其餘演員在最自然的狀態中演出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,拍攝時架設綠幕,或運用動態捕捉(Motion capture),只會打亂演員的節奏,拖長拍攝時程。

如何透過攝影與特效後製,呈現完美無瑕的Ava

劇組採取的手法為,先拍攝Alicia Vikander正常演出的鏡頭,接著讓攝影機操作員在無演員的情況,盡可能「模仿」前顆鏡頭,取得另一顆運鏡相近、但為空景的鏡頭,並且同時拍攝該場景高畫質的平面照片,供照明參考。

進入後期製作後,他們僅保留Alicia Vikander的臉部表情、手部動作,並在空景鏡頭中補上機械部分,以「身體追蹤」(Body-tracking)技術操控Ava的動畫模型,接近Alicia Vikander原先的表演,最終再將兩顆鏡頭交由合成動畫師,完成最終畫面。

Andrew Whitehurst表示,片中諸多長時間的鏡頭,加上拍攝使用的變形鏡頭,容易讓影像比例失真,為團隊增加挑戰。幸虧他與服裝設計Sammy Sheldong討論Ava服裝時,即在頸部等關節處,加入圓形小環與螺柱,幫助後製「對準」Ava身體的各部位;拍攝時,他也和攝影指導Rob Hardy,試驗各種攝影、照明方式,只為呈現最佳的影像風貌。

良好的團隊合作,造就這部僅1500萬美元成本的電影,成為新一代科幻代表作。此次的默契培養,也讓Alex Garland在今年率領幾乎相同的團隊,再度製作科幻電影《滅絕》,同樣獲得極高評價。

「因為每個人皆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,所以才能做出好的事物。」
——《人造意識》導演Alex Garland

推薦閱讀:

微距攝影展現極致細節,透視迷你英雄《蟻人》的微觀世界

擁抱生命的美好——《異星入境》以人為本營造科幻視覺

穿梭於虛實之間,《一級玩家》透過VR真實拍攝虛擬宇宙「綠洲」

文字:黃鈞浩 來源:theverge, fxguide, robohub, britishcinematographer, thepestlepodcast, indiewire|圖片來源:theverge, nytimes, nerdist, mariestvkritik, britishcinematographer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