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攝影 / 剪輯 / 音效

為暗色驚悚注入明亮,《使女的故事》攝影精湛捕捉光影

DCFS編輯部

2018/06/18

陳舊簡陋的閣樓房間裡,僅有窗外稀微的光線,經簾幕投射入房間,照亮陰暗寂靜的室內,照亮坐在窗邊、身穿鮮紅裙裝的女子。隨著鏡頭移動,我們窺見她背光的臉龐眉頭深鎖、眼神畏懼,坐落在光線與陰影之間,彷彿無語控訴生活的掙扎與無奈。

影集《使女的故事》改編自同名小說,展現極優秀的攝影技巧與燈光設計,以嫻熟的影像敘事風格廣受好評,更於去年擊敗《怪奇物語》、《西方極樂園》等影集,在獎項上屢獲肯定。今年,乘著第二季依然優良的水準,於日前公布的艾美獎入圍名單,以20項入圍強勢回歸,成為新一代的美劇典範之一。

營造壓抑氛圍的攝影元素:手持、POV、庫柏力克式對稱風

「我希望觀眾感到不舒服,這故事是個令人感到不安和壓迫的組合。」
——《使女的故事》第一季前三集導演Reed Morano

《使女的故事》設定於虛構時空,描述人們歷經天災人禍、失去生育能力,致使美國保守宗教勢力建立「基列國」(Gilead),強迫尚可生育的女性作為「使女」,住進達官顯要人士家中,與男主人進行「受精儀式」延續人類血脈。女主角June即為使女,被送至指揮官Fred家中,整齣劇正以她對世界的觀點與反思,展開奇異驚悚的「反烏托邦」抗爭。

前三集的導演Reed Morano與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,打造出壓抑、緊繃的影像氛圍,時而以穩定攝影機運動,呈現如Stanley Kubrick(庫柏力克)的完美對稱構圖;時而倚靠手持攝影,捕捉主人翁June內心的惶恐。導演Reed Morano說,她渴望「影像化」這本她求學時熱愛的小說:「我們想用最少的文字,讓觀眾以視覺感受故事。」

復古且「過有秩序」的影像風格

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使用輕巧、便利的Alexa Mini攝影機,搭配1970年代製造的老式定焦鏡頭Canon K35拍攝,他解釋道:「我們知道基列國的制度有退步、回到過往時代的元素。」因此,他選擇運用Canon K35,呈現柔美、淡雅的復古視覺。

為傳達劇中世界「過於有秩序」的氣氛,Colin Watkinson效仿名導演Stanley Kubrick的電影,以精準且對稱的構圖,描繪宏大卻荒涼的影像。例如:第一季中,大批使女們集合,受令集體攻擊一名強姦犯時,即動用50英尺高的Technocrane伸縮大吊臂與無人空拍機,從空中以「上帝視角」,捕捉使女們列隊整齊、對稱的隊形。

此外,為表現女主角June複雜的心理狀態,以June為主觀觀點(POV)拍攝的部分,劇組則改換用28mm的Zeiss鏡頭,相較於Canon K35,更能表現較「剛硬」的影像風格,並以手持攝影捕捉她的情緒。Colin Watkinson說:「我們想要進入June的腦中,讓觀眾體驗每個Elisabeth Moss(飾演June的演員)演出的細微末節。」

暗室裡的一道亮晃——高水準的光線設計與捕捉

「我想要觀眾感受到來自窗外的光線,是基於現實,但也是超脫現實的。」
——《使女的故事》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

《使女的故事》裡,如何設計、捕捉光線更是攝影的一大課題。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表示:「我不想受到任何反烏托邦電影影響,製造出灰濛或低飽和度的感覺。」因此,劇組嘗試各種燈具與器材,為這個晦暗的故事,注入明亮的「光景」。

Colin Watkinson在兩季的拍攝,分別參考兩位畫家捕捉光線的方式。第一季裡,他從17世紀荷蘭大師維梅爾的作品獲得靈感,試圖營造後者畫作中朦朧卻立體的光線;第二季則參閱當代寫實派畫家Andrew Wyeth,捕捉美國田園的水彩畫作,呈現劇情裡荒涼的殖民地景致。

棚內打光如何更具層次感

劇中經常可在室內空間,看見許多由窗外照進的日光。這些看似自然的光線,皆非自然光,而是使用10KW的Mole Beams照明燈照射。Colin Watkinson表示,為讓拍攝現場光線,更接近維梅爾畫作裡的質感,還使用DF-50煙霧機,讓光線照射在淡薄的煙霧上,削弱光的銳利度,達到柔和的光影表現。

Colin Watkinson也提到,設計與捕捉光線時,更要善用場景裡固有的陳設。例如:拍攝劇中極為病態、詭異的「受精儀式」片段時,劇組運用ARRI的 SkyPanel照明燈,製造靛藍的夜光,透過半透明幕簾照進房間,讓光線有更多變化。他說,攝影師應要在拍攝時,依據光線做各種臨機應變,「接著再選擇使用現場的陳設、道具,製造出更多層次感。」

完美契合的顏色搭配——美術、服裝如何影響畫面質感

「我們在前置期(與各組)一同討論顏色,讓成品像是同個腦袋完成的。」
——《使女的故事》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

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表示,攝影捕捉畫面時,片中的建築、佈景,甚至人物身著服裝的顏色,皆需完美搭配,才能創造高質感的影像風格。他在接受訪問時,也極力讚賞該劇團隊在色彩選擇上的用心,他說:「正因為藝術指導Julie Berghoff製造出如此完美的房間質感、服裝設計Ane Crabtree的服裝,顏色配置在畫面裡才會如此美麗。」

美術與陳設佈滿巧思細節

藝術指導Julie Berghoff在規劃劇中的屋內裝潢時,大量研究故事發生地新英格蘭地區的歷史,結合17世紀英國清教徒移居時的建築風貌,加入些許現代設計元素,呈現清雅肅穆、相對低彩度的裝潢調性。她希望觀眾記住,這故事發生在現在而非過去:「它必須感覺是真實的,好像(劇情)隨時發生在你身上。」

設計女主角June的房間時,劇組使用米色壁紙佈置,並且在上頭鋪上部分灰泥,製造出凹凸不平的斑駁感,顯示女主角June身份的困境,也因此製造牆壁細微的色彩變化。攝影指導Colin Watkinson說,這讓光照射在牆壁時,其質地使得影像有更多細節,「我們可以在黑暗的場景裡,感受到更多不同的顏色深淺。」

鮮豔服飾顯示人物階級身份

服裝設計Ane Crabtree根據導演Reed Morano的提議,參考早年彩色電影豔麗的「特藝彩色」(Technicolor),將楓葉的血紅、略暗沉的孔雀藍,分別放置到使女、指揮官妻子的服飾上。Ane Crabtree運用人造絲,作為服飾的布料,她認為該顏色的布料與選擇,可適用於劇中白人、黑人演員的膚色。

指揮官Fred家中房間的顏色設計與擺飾,也與服裝大有關聯,如客廳牆壁即是漆成與女主人服飾相同高雅的藍色,廚房則是與女僕Rita身上的灰綠色工作服相契合。女主角June與指揮官Fred間更成強烈對比,前者以鮮豔的紅衣配上極簡的房間擺設,後者則是暗淡的灰西裝,搭配繁複裝潢的書房,顯示兩者間地位的懸殊。

導演Reed Morano帶領劇組,完成接近「教科書」水準的前三集劇集,在攝影精緻地捕捉光影與顏色下,以介於寫實與科幻間的影像語言,讓世人檢視影集裡駭人的烏托邦世界,反思父權社會裡的陰暗與荒誕。

「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,保護我作品裡的視覺表現。」
——《使女的故事》第一季前三集導演Reed Morano

推薦閱讀:

如何透過色調及構圖呈現《雲端情人》的孤寂疏離之感

追求優雅流暢質感,《絕美之城》《年輕教宗》鏡頭詩意動人

奢華下的暗潮洶湧──《美麗心計》名導Jean-Marc Vallée為影集注入新生命

文字:黃鈞浩 | 來源:VulturePushing-pixelsIndiewireMpaaArriVarietyDominoCurbedTvguidefilmmakermagazine|圖片來源:culturessvultureMpaaewfilmozercydomino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