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 Film School

SEARCH
前製 / 編劇 / 導演

追求優雅流暢感,《絕美之城》《年輕教宗》鏡頭詩意動人

DCFS編輯部

2018/05/24

201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《絕美之城》,為義大利導演 Paolo Sorrentino與長年夥伴、攝影指導Luca Bigazzi的完美結合,以優美流暢的鏡頭運用,如詩如畫的精準構圖,描繪上流階層裡的浮華與虛無,令觀眾跟隨片中主人翁,體驗年華逝去的荒涼。

Paolo Sorrentino、Luca Bigazzi兩人經歷一次次合作,透過攝影機運動、畫面構圖、光線運用的試驗,激發出影像的各種可能性。2016年,兩人也拍攝由Jude Law主演的影集《年輕教宗》,突破電視劇框架,使用電影技法,完成精緻的高質感作品。

悠揚復古的影像風格——《絕美之城》的鏡頭語言與器材選擇

「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好攝影師,才能在電影中有好的成就。」
——導演Paolo Sorrentino

導演Paolo Sorrentino至今已推出七部電影長片,作品雖皆富有亮麗飽滿的視覺,但情節也總是闡釋生命的陰暗面。自第二部作品《愛無忌憚》起,他即和攝影指導Luca Bigazzi合作每一部電影,他認為後者總能以豐富的攝影語言、多樣的光影捕捉方式,讓畫面更有層次,Paolo Sorrentino說:「Luca總是能帶給我一種未知的黑暗美學。」

例如:在《絕美之城》片中大量運用穩定、流暢的推軌長鏡頭(時間較長的推軌鏡頭),Luca Bigazzi即以Arricam LT、Arriflex 435、Arriflex 535多種機型,因應不同場地、拍攝狀況做使用,搭配Zeiss Ultra Prime定焦鏡,呈現優雅悠長的影像語言。

Paolo Sorrentino的拍攝模式隨性,未必會照分鏡腳本走,常隨現場而調整變化,因此Luca Bigazzi必須隨時準備好各式攝影機、濾鏡、台車(Dolly)做應變。Luca Bigazzi說:「導演不會告訴你鏡頭具體的細節,反而會迫使你,從各種攝影角度去想像它。」

畫面「絕美」的秘密武器——柔焦濾鏡

導演Paolo Sorrentino曾給Luca Bigazzi觀看一組羅馬帝國議事廣場照片,攝於雨後結霜的清晨,畫面夢幻又細緻。Luca Bigazzi因而發想,運用Tiffen的柔焦濾鏡(Pro-Mist Filters),效仿許多1990年代的經典電影如《誰殺了甘迺迪》、《美國心玫瑰情》柔和的畫面質感,他說:「我們想讓電影,有復古的膠卷感,呈現朦朧和晶瑩的效果。」

加倍親密的鏡位和光影——《年輕氣盛》的數位攝影與照明方法

「我經常更喜歡,將光源放在鏡頭畫面內。」
——攝影指導Luca Bigazzi

隨故事調性的不同,Paolo Sorrentino與Luca Bigazzi影像敘事的手法也有所調整。2015年兩人再度合作的電影《年輕氣盛》中,攝影指導Luca Bigazzi表示:「這部片更加靜態,有很多人物間對話的場面。」因此,劇組決定少用導演Paolo Sorrentino著名的推軌鏡頭,改以較多簡易的中景、特寫表現,讓觀眾能更親近角色的情緒。

《年輕氣盛》也成為Paolo Sorrentino首次以數位規格拍攝的作品,採用Red Epic Dragon攝影機,得以適應不同的光線條件,達到最接近「自然」風貌的影像。Luca Bigazzi表示,該機型可以解決百分之八十的照明問題,不必補充過多光源,「這讓我足以靈活捕捉,日光底下演員的臉部或物體的細節。」

「光不動,人動」的光影表現方式

多數電影拍攝時,不論內外景,都會有燈光師跟隨攝影機、演員補充光線。但Paolo Sorrentino並不喜愛這種模式,他更喜歡固定光源位置,在人或物體移動時捕捉光影的變化。他打趣地說:「看到攝影師在燈光下不停移動,而不是光源跟著他移動,真的是非常有趣。」

另外,Paolo Sorrentino與Luca Bigazzi更偏好,運用非電影專業燈具進行攝影。《年輕氣盛》拍攝夜間的戶外派對時,劇組使用常設置於建築中的Viabizzuno 牌LED燈,讓光線更貼近現實,不過於「戲劇化」。

Luca Bigazzi表示,拍攝該派對場景時,他們反覆尋找各種角度,包含他自己和導演都親自拿起攝影機,下海試驗鏡位,僅為在固定光源位置下,捕捉最完好的光影和構圖。

電影拍攝手法顛覆影集——《年輕教宗》的構圖、光線與顏色呈現

「儘管製作時間有限,我們仍設法擺脫電視劇的束縛。」
——攝影指導Luca Bigazzi

近年來,不少電影導演轉戰小螢幕,執導製作精良的電視劇,包含:《紙牌屋》、《超感8人組》、《美麗心計》皆獲得極高好評。2016年,導演Paolo Sorrentino同樣也製作影集《年輕教宗》,將電影規格的拍攝手法,帶入電視劇中。

全劇採極度對稱、平衡的構圖,Jude Law飾演的主人翁Lenny近乎皆置於畫面中央,攝影指導Luca Bigazzi說:「Lenny必須是觀眾凝視的核心。」畫面的寬高比設定為電視劇常用的16:9,而未使用Paolo Sorrentino偏好的寬營幕比例,Luca Bigazzi認為前者較接近正方形的比例,更可以凸顯劇中教廷場景的高大宏偉,藉此表現劇集中信仰的神聖性。

明暗對比強烈,呈現角色的氣勢

最初討論視覺基調時,Paolo Sorrentino即設定該劇應有強烈對比的「光明與黑暗」。Luca Bigazzi說:「我們不僅是希望對過時的電視常規挑戰,更想顯示出梵蒂岡的聖潔真實、沉淪神秘的雙重面向。」

Luca Bigazzi再次運用Tiffen的柔焦濾鏡,讓極亮與極暗的場面,仍染上神聖、夢幻的「光暈」。燈光設計的部分,雖片中仍有使用氣球燈(Balloon Lights)額外打光,但他表示場景固有的檯燈、室內燈,即可製造驚人的光影效果,他謙虛地說:「這些光的質量,完全歸功於佈景設計的功勞。」

除了與陳設燈光的關係外,Luca Bigazzi也強調佈景的顏色,也多半選擇飽和度低、較柔和的色調為主,鏡頭裡才能凸顯要角教宗的白衣、其身邊的顧問樞機的紅衣,表現角色在劇情中的氣勢與重要性。

Paolo Sorrentino及Luca Bigazzi依故事類型,研擬出相異的拍攝手法,卻始終維持極高質量。Paolo Sorrentino認為兩人已極有默契,並且會持續實驗影像的可能,影集的續篇《新教宗》(The New Pope, 暫譯)也預定將由原班人馬製作,令影迷引頸期盼,能再度觀賞兩人技法精湛、情感深邃的影像作品。

「Luca知道我們會繼續走上未探索的新道路,而不是做我們已做過的事。」
——導演Paolo Sorrentino

推薦相關閱讀:

揭露神秘東瀛風情——《藝伎回憶錄》以「絲綢」編織動人光影

思念而生的無盡迴圈——《鬼魅浮生》深邃的鏡頭語言

奢華下的暗潮洶湧──《美麗心計》名導Jean-Marc Vallée為影集注入新生命

文字:黃鈞浩 來源:Variety, The Great Beauty: Told by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Luca Bigazzi,Filmmakermagazine, Popoptiq, Arri, Afcinema, Deadline, indiewire|圖片來源:Agoodmovietowatch, Cinematografo, Artspecialday, Ledevoir, Darrens, deadline

關於作者

這些你也會有興趣

瀏覽更多